活動花絮

日期:2024-06-05

點閱:47

參考檔案:

2024藝術行旅-與大師的對話講座(第五場)

SDGs:良好健康和福祉 優質教育 減少不平等 
黃子翎老師介紹「環境劇場」概念
黃子翎老師介紹「環境劇場」概念
講師黃子翎為莫比斯圓環創作工作藝術總監,之前在優劇場習鼓出身,她在講座中以自身參與環境劇場的創作,分享「環境戲劇」的特點,並介紹劇團曾演出的劇目。「環境劇場」的演出場地不限於戶內或戶外,創作內容與當地特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參與者會不斷探索著演出者、觀眾與地點的互動關係。在創作的過程中,藝人於特定地點中取材,並嘗試融合其外在環境與當地的風土人情,表現出環境與藝術創作的互動作用,她以以下幾個例子來說明環境劇場創作:
《穀雨桐花》中演員帶著觀眾走進新竹羅屋書院,認識客家文化:從大門前、廣場,到主廳,觀眾可以自由探索;最後從大門到田地演員.說書人引引領觀眾感受當時客家農村會做的事。
《龍潭市場》與當地的店家配合,讓觀眾認識世代交替產業興衰:日治武德殿(武士,UBER送白石頭)、國小宿舍(喚起市民記憶)、龍潭大地(介紹白石頭神話),抽籤導引觀眾探店,最後到廢棄老市場和四家經營商店進行直播,利用科技和光影裝置利用連接百年雜貨店和現代的鐘錶店。
《鐵道上的海馬迴》是臺東藝穗節的節目,在舊臺東車站演員和觀眾一起聽1分鐘信件,表達離開和返回臺東的故事,觀眾走在鐵道和車站,討論人口外移等問題走在。
《一個名叫灣潭的地方》,演員朗讀當時礦工須知守則,觀眾則眺望已經廢棄的礦場,感受曾經發展蓬勃的礦產業,感受當時的工作氛圍。
在講座後半段,講師也讓同學自由分組,嘗試以淡江大學為環境劇場場域,創作有關環境劇場的主題作品。同學反應非常熱烈,題材也很豐富:如宮燈教室發展「人鬼戀」,一間宮燈教室代表10年的文化轉變、書卷廣場下「新聊齋誌異」,淡江大學作為校園民歌的發祥地,走在不同的建築物,邀請當時民歌歌手唱出當時流行的民歌,認識「民歌時代」的作品。
講師也分享創作環境劇場會面對哪些挑戰:如觀眾的人數無法確定,演出行走中時間的準確把控;如何讓觀眾投入演出,以致要預想觀眾的行為:這些會帶給負責人及演員感到辛勞的關鍵所在。最後講師以「環境劇場,無所不在」總結這次的講座。
參與人數56人、滿意度5.75
黃子翎老師介紹公社作品
黃子翎老師介紹公社作品
黃子翎老師指導同學進行討論
黃子翎老師指導同學進行討論
同學分享以淡江大學為背景的環境劇場構想
同學分享以淡江大學為背景的環境劇場構想
大合照
大合照

計畫別:教學創新精進--課程活絡多元適性

發佈單位:通核中心

上一則:2024藝術行旅-與大師的對話講座(第三場)
下一則:看見希望就業工場 - 多元就業達人: 植感烘焙創作培訓班-打造專屬Home C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