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4-12-26

點閱:113

參考檔案:

2024 森林療癒期末展演:水滴與雲朵

SDGs:良好健康和福祉 
在陰雨的日子
在陰雨的日子
這門全英語授課(EMI)的自主學習課程,旨在向學生闡述台灣與國際間自然與森林療癒的概念與實踐。課程聚焦於森林療癒的實務應用,通過促進個人健康、提升環境意識以及增強同伴互動,達成學習目標。此外,課程融入了國際學院特色之一的原住民生態智慧,探索其對自然療法的貢獻,展現跨文化學習與永續發展的價值。
課程實施過程中採用多元教學方法取向,包括專案式學習以及同儕教學,讓學生在探索與實踐森林療癒理論的同時,提升自主學習與探究森林療癒資源的能力。課堂活動不僅局限於教室內,還結合校園自然資源,如樹林與花木,提供沉浸式的學習體驗。113-1學期雖因颱風假影響,但仍實施了六次的戶外學習及一次的校外成果發表。一位學生提到:「每次的戶外學習不僅幫助我釋放壓力,還讓我能更清晰地反思自己的生活目標。」此外,學生設計並帶領的自然療癒專案成果展為課程畫上句點,展現他們在學期內學習的綜合應用能力。
透過教學者的教學現場觀察與學生的反思,可以觀察並綜整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面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與挑戰,呈現心理健康狀態與學習困難,常常互為裡表:(1) 情緒與心理挑戰: 許多學生提到焦慮、壓力和缺乏情緒調節能力對他們的學習與生活造成影響。一些學生分享了如何透過課堂活動減輕壓力,但也顯示出在課堂之外維持這些正面效果的困難。例如,一位學生表示:「我的壓力大多來自學業與打工,但透過課堂活動,我得以暫時舒緩。」然而,學習如何將課堂中的技巧持續應用到生活中,仍是一個需要支持的挑戰。(2) 文化多樣性與語言障礙: 由於課程多元化的學生背景,包括不同國家與文化,部分學生可能在語言交流和文化適應上感到困難。一些學生提到對課程指導的理解有所限制,特別是在涉及更複雜的反思與討論時。這種挑戰可能影響他們的參與度與學習成效。(3) 時間管理與課程平衡: 學生普遍需要兼顧學業、工作與個人生活,因此,時間管理成為一大挑戰。一些學生反映他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很難抽出時間進行課外反思或延伸練習,這可能限制了課程對他們的長期影響力。(4) 自信與創造性表達不足: 部分學生提到對自己在創造性活動中表現不確定,甚至擔心不符合標準。例如,有學生在完成藝術活動時,感到「擔心作品是否足夠好」或「不確定自己是否正確完成」。反映出在培養創造力與自我表達時,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與鼓勵。
多位學生具體提到授課教授的教學設計與指導,對於幫助他們面對與減緩心理健康挑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一位學生提到:「感謝教授教會我們許多實用且有科學驗證的放鬆方法,尤其是在學業壓力讓人感到無法喘息的時候,這些技巧大大幫助了我。」另一位學生寫道:「教授提供了一個安全且支持的環境,讓我們能自由表達自己並反思情感,這對於我面對孤獨感與焦慮非常有幫助。」課堂上的正念練習與小組活動,尤其是教授強調的「沒有正確或錯誤」的創作方式,讓學生能夠放下對自我表現的焦慮,專注於過程並從中獲得療癒效果。此外,教授引導的自然體驗活動,例如「森林步行」與「花葉曼陀羅創作」,幫助學生感受到自然的安撫作用並學會減壓技巧。這些課程設計不僅促進了學生的情緒調節能力,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套具體可行的工具,能在課堂外繼續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以應對學業壓力、社會孤立和其他心理挑戰。
學生相互演練
學生相互演練
本課程受觀光系邀請
本課程受觀光系邀請
課程學生運用
課程學生運用
土瓦魯國際學生
土瓦魯國際學生
課程校外成果發表
課程校外成果發表

計畫別:教學創新精進--課程活絡多元適性

發佈單位:通核中心

上一則:自主學習之旅:長照ESG行銷(管科系陳水蓮教授)
下一則:113學年度觀光西語自主學習成果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