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4-11-26 ~ 2024-11-28

點閱:10

歐洲文化藝術行旅

SDGs:優質教育 
本課程於本學期首次申請自主學習課程B類補助,得蒙通過,成果展並獲同學參與現場介紹及解說,甚為欣喜!此次成果展主要展現期中以前課程重點及特色,即課程六大主題(了解藝術、藝術的類別、藝術和非藝術、藝術觀看與鑑賞,藝術與美感,以藝術作為認知) 中的前三項,以及特邀專家製作和剪輯「形塑時間與空間的電影敘事」作為認識以電影作為藝術媒介的專題。加上通過規劃的各視覺文化題材,尤鼓勵學生自主進行興趣中的(或本地或網路之)主題性藝文展演欣賞,期引導認識美學及歐洲藝術發展,擴充文化藝術交流及想像,以增進視覺藝術經驗、提高審美素養。 課程自開學按進度施行以來,期間或因連續受到兩次颱風假影響,及其前後周次適逢安排學生進行展覽觀賞,致部分內容未能進行,上課時有感學生對內容有連貫上的理解難度。由於課程主要以六大主題來介紹,在介紹類型範例時就自動刪除了後面的例子。彼時考量的是:進行可調整式彈性內容,以不縮減涵蓋面為首務。然現認為可及時縮減自主學習周次次數,改為具完成度要求的作業當更為適宜。因為這種完成本身即為一有效的自主學習評量方式之一,也可補救因不可抗因素導致的停課,疏忘課程連貫的脈絡和走向等課題。


1. 課程以六大主題進行美學導論及藝術史介紹,並要求學生就指定的小組主題(藝術風格)進行各項課程活動,如課堂討論、展覽觀賞,學期計畫及報告撰寫等。 2. 採取小組方式進行,從討論和回應,能有效且快速掌握大體上對議題了解的深度及其面向以外,也希望通過小組討論,使彼此能交換和增進對藝術的欣賞及不同角度的看法,同時可隨時就爭議處解惑和指導。不過也發現多數學生對採行小組的運作方式,投入和觀望者各占一半,其或與主題有關,或為個別興趣差異,也有希望獨立作業的,使得作業評量成為多元進行方式,而為公允及照顧到差異性,乃增加了多項可個別加分的項目。 3. 認為小組進行方式依舊可行,未來目標盼同時能協助同學結合自己學科領域與課程內容。 4. 未來考慮以美術館典藏為主體,取代龐雜若字典的藝術詞彙,預期好處是在認識一藝術風格的同時,能認識與其相關的重要藝術典藏或研究重鎮。

計畫別:教學創新精進--課程活絡多元適性

發佈單位:通核中心

上一則:全球產業趨勢分析
下一則:中文系智慧人文實務創新深耕講座「台灣手語初探與聾人文化簡介(二)」(李振輝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