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5-05-07

點閱:63

參考檔案:

2025淡江藝文講座- AI時代的藝術煉金術:一起去劇場的路上—共融劇場分享

SDGs:優質教育 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減少不平等 
共融劇場分享(一)
共融劇場分享(一)
在本堂課程中,黃子翎老師多次帶領大家分組討論「共融劇場」相關議題,內容包括:什麼是共融?什麼是共融劇場?共融劇場與障礙劇場的差異?福利與權利之間的區別?老師讓同學們在初步思考之後,再進一步認識並探討共融劇場的概念。

黃子翎老師也邀請了在聾啞學校任教的林宜玲老師來共同分享,林老師作為一位聽障者,與大家分享了聾人社區使用的語言。她談到台灣手語的歷史脈絡,包括受到日本手語影響以及國民政府時期引入的中國手語,這些元素共同形塑出台灣手語的多樣性。台灣手語不僅形式多元,還因地區與教育體系的不同而展現差異。最後,她也深入說明推廣手語所面臨的挑戰與問題。

最後,黃老師也介紹了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近年推出的《Co-create 非聽覺劇場創作實驗室》系列作品。該計畫以「共創、實驗、無框架」為核心理念,致力於打造一種能讓聽人與聾人共同欣賞的劇場形式。透過劇場這個媒介,讓聽障與非聽障觀眾之間能無障礙地交流。而藝術家與聾人夥伴共同創作的形式,也具體展現了共融劇場的精神。

2023年的主題為「打開聽見與聽不見的邊界」,從非聽覺身體性(肢體動能)、非聽覺情感性(文本轉譯)、非聽覺物質性(物件聲響)三個面向進行實驗,探索感知在聽覺產生之前、進行之中,以及消逝之後的變化。2024年的主題「聲音邊界」則延續前一年的精神,更加成熟完整,呈現新一代對藝術共融的獨特詮釋。
參與人數62人、滿意度5.64
講解共融特質(二)
講解共融特質(二)
簡易手語教學(三)
簡易手語教學(三)
簡易手語教學(四)
簡易手語教學(四)
林宜玲老師分享(五)
林宜玲老師分享(五)
大合照(六)
大合照(六)

計畫別:教學創新精進--課程活絡韌性培育

發佈單位:通核中心

上一則:2025淡江藝文講座- AI時代的藝術煉金術-劇場與社會實踐-狂想劇場介紹
下一則:113學年度觀光西語自主學習成果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