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花絮

日期:2025-10-31

點閱:14

參考檔案:

從0到1,播下AI的種子:跨域×實作×證照,打造學生有感的AI應用課程(經濟學系林朕陞助理教授)

SDGs:優質教育 
邀請經濟系林朕陞助理教授分享「從0到1,播下AI的種子:跨域x實作x證照,打造學生有感的AI應用課程」研習活動
邀請經濟系林朕陞助理教授分享「從0到1,播下AI的種子:跨域x實作x證照,打造學生有感的AI應用課程」研習活動
本次研習於114年10月31日舉行,邀請經濟學系林朕陞老師分享「智慧應用經濟學」課程經驗,進行AI的內容教學時學生的痛苦感很強,老師也有強烈的挫敗感,希望用分享跟交流的方式與不同的老師進行請教,去改變教學設計來提升教學幸福感。
“AI賦能教與學”
 首先林老師表示這門課最初開在商管共同科,後轉為經濟系選修,雖經外部審查肯定,但學生反應不佳。林老師坦言課程初期成效不理想,AI與Python程式讓學生感到困難。為提升學習動力,他提出三要素:痛苦感讓學生感受挑戰、真實感透過證照實作建立目標、幸福感來自成果與加分回饋。老師強調AI賦能能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隨著AI浪潮席捲教育,他期望課程持續調整,讓學生獲得實務技能,並與產業接軌。
“AI素養與經濟人才”
林老師透過多個影片說明,例如世界上最美的AI機器人索非亞,及AI教父與YouTube創辦人的見解,指出AI演算能力將影響人類在市場的競爭力。他以國泰金控年會為例,說明數據分析與AI應用對經濟人才的重要性,並認為學校應讓學生在進入職場前具備AI技能,取得競爭優勢。經濟系研究也積極導入AI演算,推動生成式AI教育。老師強調,學生不必害怕被AI取代,而是要掌握運用AI的能力,如林一平教授所說:「人類不會被AI取代,但會被會AI的人取代。」學生需建立AI素養、程式能力與創造力,真正理解AI運作邏輯。
“AI課程結合與學生回饋”
林老師為提升課程的CP值,結合Python教學、教學實踐計畫及AI應用相關證照,讓學生能將資訊、商業與證照實際運用。課程最後以小組專題報告收尾,展現學生優秀成果。AI賦能融入課程的方式包括:設計學習任務、AI案例模擬、將AI融入遊戲與現實案例,以及多元評量,並透過校內教師專業社群精進教學。透過學生反饋,老師發現痛點包括出席率低、不求甚解及程式理解困難,進階Python課程甚至會讓學生分心。但也有正面回饋,如學會善用AI工具、收益良多,並獲得AI機構認證,最終以學生成果作為課程結束的重點。歐研所苑倚曼老師則表示AI即將改變接下來學生們的工作形質與內容,應該要提早在高中及大學期間教授AI的內容讓學生更有未來職場競爭力。
林老師分享AI賦能融入課程
林老師分享AI賦能融入課程
林老師分享證照活動花絮
林老師分享證照活動花絮
與會老師專注參與研習活動
與會老師專注參與研習活動
與會老師提問與交流
與會老師提問與交流
教發中心張主任頒發感謝狀
教發中心張主任頒發感謝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