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花絮

講師正在說明「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的撰寫要求,並清楚列出報告書應包含的五大要素。

【微學分】「ESG+AI實戰訓練」-歐盟淨零排放與永續供應鏈:基礎課程-CBAM 實務操作(一):碳盤查

這堂課讓我們更具體地理解到「碳盤查」的細節與困難點。報告書的撰寫不只是填表,還需要對廠區的排放源配置有深入了解,並能夠拆解每一製程與排放來源的邏輯。這對於日後協助企業盤點排放來源、符合CBAM申報要求是極具實務價值的基礎。老師也強調「可追溯性」與「資料完整性」的重要性,讓我意識到數據蒐集在碳管理中的關鍵地位。  【更多

講者與學生的直接對話

資圖系 閱讀與理解:作者與讀者視角的重合與再塑 專題演講

李玟萱(Shine Lee),文字工作者,擅長書寫社會邊緣與女性經驗。近年作品《茶室女人心:萬華紅燈區的故事》透過口述訪談,記錄萬華地區女性的生命歷程,包括性工作者、移工與NGO工作者,展現人在時代與產業中的掙扎與韌性。代表作《無家者:從未想過我有這一天》榮獲2018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深刻描繪無家者的真實處境,備受肯定。  【更多

安娜教授講解活動

設計你的學習,邁向夢想職涯 Design Your Study for Your Dream Career

在這場為期90分鐘的工作坊中,學生們參與了一系列引導式活動,幫助他們反思與規劃未來的職涯方向。本次活動專為大學生設計,共分為六個互動環節。  【更多

演講宣傳海報

中文系智慧人文實務創新深耕講座「貼近一個最好的時光——圖文創作的第三人稱敘事」(愛羅主講)

本學期「編輯與出版」以文學創作與編輯出版實務為主軸,鼓勵同學以現代詩、散文、極短篇小說、圖文創作為主要創作類型,配合課程綱要特別邀請文壇素有「手機攝影美女詩人」美譽的詩人愛羅,以「圖文創作的第三人稱敘事」為主題,闡述在「貼近一個最好的時光」寫作者應如何以第三人稱的客觀視野,融合文學與影像美學,創作出更具特色的圖文作品。作者如何在親近與疏離間,創作者如何出入於圖像與文字,創造第五文類的獨有魅力。尤其是AI年代中,生成式AI如何介入傳統格式的圖文創作,賦予圖文創作不同的創作新方向。... 【更多

上課情形-1

【微學分】AI實作體驗工作坊-「AI 影片多國語音轉譯」

在AI風潮席捲全球之際,「AI實作體驗工作坊」廣受學生好評。此次課程以實作為核心,參與者不需程式背景,僅透過簡單操作便能將個人影片轉製為多國語音版本,體驗AI在語音處理與跨語言傳播上的強大潛能。  【更多

資傳系演講--探索虛擬世界:從VR展覽到沉浸式社群的未來

本次講座邀請長期耕耘虛擬實境展演領域的策展人李暉煌先生,針對「虛擬實境與沉浸式社群」主題進行演說與現場互動。李暉煌先生活躍於VRChat中文社群、Virtual Comic Verse線上VR動漫展、Educators in VR等平台,具有豐富的虛擬展場設計與活動策劃經驗,長期推動虛擬空間在藝術、教育與公共社群應用之可能性。  【更多

活動照片一

114年5月三全導師進駐輔導——英文系

一、活動名稱 靜默書信交流–用文字連結彼此 二、參與人數 共計 8 位學生參與 三、活動目的 本活動旨在提供學生一個安靜、低壓力的交流空間,特別照顧內向型(I型)學生的參與感與安全感。透過匿名書信的方式,促進同儕間的理解與支持,幫助學生表達住宿生活中的情緒與困難,並培養同理心、傾聽力與自我覺察能力。 五、活動流程與內容 活動全程以「書信」為媒介,參與者匿名書寫與回應彼此的住宿生活經驗,過程中不需言語交流,營造安靜自在的氛圍。具體流程如下: 暖身... 【更多

課程進行

AI對金融業帶來的優勢及不可取代的層面

在本次講座中,講者說明了生成式AI(如 ChatGPT)對金融保險產業帶來的影響。他指出,隨著AI技術進步,消費者獲取金融資訊的方式發生改變。例如,當人們對保險商品有疑問時,過去多依賴保險業務員的說明,但現在可直接透過生成式AI獲得即時回覆與建議;在投資理財方面,也可利用AI進行基金分析,快速取得個人化建議與市場資訊,進一步降低對人工服務的依賴。  【更多

業師說明商業攝影的類型

攝影基礎入⾨

本次講座由定影影像⼯作室負責⼈李尚謙⽼師主講,帶領同學深入了解商業攝影的多元⾯向,從產品攝影到⼈像攝影,講解各種攝影應⽤在業界中的需求。當中特別著重於「打燈」的技巧與原理,⽼師介紹與講解了多種經典⼈像⽤光⽅式,例如林布蘭光、蝴蝶光,以及切割光等,並且搭配現場燈具實際⽰範,讓同學能夠清楚理解不同燈光對⼈物的影響。講座後半段,⽼師開放⾃由時間,讓同學親⾃操作燈光、觀察光影變化,並進⾏創作。  【更多

優秀學生作品,探討高齡繭居議題

假裝我們是設計系

本課程為本系第二屆畢業專題課程,因獲自主學習課程補助而有機會至台灣設計研究院「新一代設計展」展出。展覽主題「假裝我們是設計系」對應本系第二屆畢展以及展現勇於挑戰與探索的態度,展期5/9(五)-5/12共一週。效益說明如下:  【更多

一名學生正在撰寫課堂筆記與查詢相關資料,展現課堂的即時互動與資訊整合能力訓練。

【微學分】歐盟永續發展實戰平台-歐盟永續發展實戰平台-10.歐盟清潔工業政綱(Clean Industrial Deal)的政策

這堂課讓我們對「減碳」這件事的操作層面有更具體的想像。以往聽到清潔能源與淨零碳排,都覺得是高層政策層級的議題,這次從能源效率提升、綠電購買、以及碳排放分類開始切入,讓我第一次能將理論轉化為具體行動。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是「直接排放 vs. 間接排放」的區分,這對企業如何進行碳盤查非常關鍵,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未來若進入相關產業,應具備的實務能力與數據素養。  【更多

老師帶領同學教學時可使用的創作

國中學生英文補救教學教材教法二

這周邀請到新北市英文輔導團的曾麗娜老師,老師在英文科學習扶助這一塊設計過許多能有效幫助學生學習的教材、同時也研發許多有趣的教學方法,實際幫助許多國中學生提升英文能力以及英文老師們豐富其教學。這堂課老師提供學生很多在進行學習扶助教學時可以引起學生學習動機的遊戲,如:心臟病、你說我猜(畫)、拔河比賽、接龍、The evolution game、sleeping penguin等。在遊戲的互動過程當中,學生不僅可以體驗到玩遊戲的快樂、提升注意力,更可以從中學習到實用的單字與句型、讓老師提升教學效能。... 【更多

老師講解不同文體的教學技巧

國中學生國文補救教學教材教法二

這周邀請到新北市國文輔導團的林雯淑老師,雯淑老師在學習扶助這一塊經驗非常豐富、並且能分享許多學習扶助的教學技巧。這堂課老師傳授同學說明文、議論文在學習扶助課堂中實施的教學技巧,說明文較多為圖表、議論文則為文章,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呈現形式,也有不同的解題方法,因此需要讓學生多接觸與熟悉不同的文本,才能有效應用。老師最後勉勵大家:學習扶助就是要反覆說明、才會讓學生內化行動。簡單的事重複做,你就是行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更多

老師補充說明 CBAM 並非新制度,而是溫室氣體盤查與產品碳足跡的延伸整合。

【微學分】歐盟永續發展實戰平台-歐盟永續發展實戰平台-9. 歐盟清潔工業政綱(Clean Industrial Deal)的政策

這堂課讓我們更清楚地理解歐盟政策背後的邏輯與執行標準,不僅止於理論,更透過白板上的公式與案例練習,強化了實務操作觀念。老師提出「減碳之前要知道排碳多少」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提醒我們在進行企業或產品永續轉型前,必須具備完整的碳盤查能力。這次課程也幫助我們理解像 CBAM 這類制度不是額外要求,而是建立在原有盤查基礎上的延伸與調整,對我日後進入產業界將大有幫助。  【更多

物理數學兩系於騮先科學館2樓新設宜特書苑,由宜特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余維斌(右)捐款400萬元整修完成,理學院院長施增廉接受捐贈。

物理系金鷹校友宜特科技余維斌董事長捐400萬建宜特書苑,提供數學物理兩系學生優質學習環境。

為提供師生嶄新閱讀與交流空間,應用數學與數據科學學系與物理學系,在物理系金鷹校友,宜特科技董事長余維斌的慨助下,將騮先科學館1、2樓交流閱讀空間重新設計與整修,並命名宜特書苑。5月8日上午10時30分舉行開幕啟用儀式,3位副校長許輝煌、林俊宏、陳小雀、理學院院長施增廉、研發處研發長薛宏中及數學、物理兩系教師校友們共同見證。該專案總裝修經費新台幣600萬元,由數學系與物理系各負擔100萬元,其餘400萬元則由余維斌慷慨捐助。  【更多

共融劇場分享(一)

2025淡江藝文講座- AI時代的藝術煉金術:一起去劇場的路上—共融劇場分享

在本堂課程中,黃子翎老師多次帶領大家分組討論「共融劇場」相關議題,內容包括:什麼是共融?什麼是共融劇場?共融劇場與障礙劇場的差異?福利與權利之間的區別?老師讓同學們在初步思考之後,再進一步認識並探討共融劇場的概念。  【更多

陳建甫老師帶學生參訪本校資源中心。

113-2「社會議題探索暨實踐課程」:專題9參訪淡江資源中心

「社會議題探索暨實踐」課程中,專題9我的導盲犬與友善校園(Guide Dog & Friendly Campus),由陳建甫老師安排帶領同學參訪本校視障資源中心。由張宏霖輔導老師介紹淡大資源中心的起源,認識視障生的狀況,並了解各種幫助盲生閱讀、看字、使用電腦的輔具,例如:點字書、點字觸摸顯示器、擴視機等等,並讓同學實際體驗這些輔具,短短時間讓同學有深度體驗。  【更多

政經系包正豪院長介紹專題內容及影片

113-2「社會議題探索暨實踐課程」專題7說明會暨原住民議題影展「都噬 Tokay」

一、「社會議題探索暨實踐」課程中,專題7-原住民族社會困境議題初探 (Indigenous Social Issues),希望同學對原住民議題更加深入認識,因此安排播放原住民影展,觀看過程中,包院長以中英文一併向同學進行解說,讓同學更能深入了解原住民文化,並預告之後的部落旅行。  【更多

周應龍主任開場

系友演講_科技與金融結合的產業鏈分享篇

這次的活動目的,是希望透過畢業系友的職涯分享,幫助在學的學弟妹們對於自己在職涯的選擇有更多層面的想法,也希望透過系友的職涯經歷分享,了解在求職前要如何準備,例如面試官會問的問題、該如何應對以及最重要的是,該怎麼提升自己的能力。例如賴郁雯學姊在銀行業任職,也在多個基層部門輪值過,想要有機會調往想去的部門,那麼就要積極地讓自己具備該部門所需要的專業背景或證照,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不僅可以加速自己的升值、調任的速度,也可以在同期人員中脫穎而出。吳俐蒨學姊和我們分享他個人在不同的就業領域中任職的經驗,例如如何從政治經濟轉專業換跑道到與教育相關的高教評鑑中心、與資訊IT產業高度相關的資策會,也包含他對於自己所要轉換的工作都有設定要要達成的目標,例如他前二份工作就是看中工作有各種到國外出差的機會,所以她設定了目標就是要在出差的過程中,同步利用空閒時間到該城市遊覽。讓我們知道,如何在工作中除了提升自己的專業度很重要,讓自己對於工作樂在其中也很重要的,並且不同的領域,也都是累積人脈及獲得更廣的知識的機會。  【更多

介紹講員

2025淡江藝文講座- AI時代的藝術煉金術-法英哥德建築藝術

西歐建築主要風格:早期基督教、仿羅馬、哥德12-14C、文藝復興、 巴洛克 哥德的核心是一個結構技術,使能蓋得高而且能開大窗面,哥德建築是一種骨架式的系統,在幾個特殊的點將屋頂荷重傳至地面。為了形而上而實際上的理由而追求光的摸索下,刺激哥德的技術上的發明。 哥德建築有三個結構元素:1. 尖拱2. 肋拱頂3. 飛扶壁。 早期歌德:哥德風格源於法國北部巴黎周圍法蘭西島區域。第一次發生在巴黎郊外的聖德尼的僧院教堂。 聖德尼是法國的皇家僧院,它是德尼第一個巴黎主教的墓葬地。德尼在第三世紀... 【更多

專業課程講座:如何在20歲就為30歲、40歲甚至退休人生鋪路? 講者國際認證理財規劃師查爾獅(邱茂恒先生)

專業課程講座:如何在20歲就為30歲、40歲甚至退休人生鋪路?

講座內容從大學生最常面對的理財挑戰出發,說明如何釐清財務目標、進行保險與投資的基本評估、以及如何在不推銷產品的前提下,理解市場與財務諮詢的價值。課程也將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20歲就為30歲、40歲甚至退休人生鋪路?  【更多

講解角色及功能說明

影像故事力

本活動以普洛普敘事結構理論為核心,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好萊塢電影中的故事架構與角色功能。透過學習普洛普所提出的31項敘事功能與7種角色類型,學生得以理解故事中各角色所扮演的功能性角色(如英雄、反派、施予者、幫助者等),並能具體辨識劇情事件如何依循一定的敘事邏輯展開。課程設計結合理論講解、電影觀賞與片段分析,引導學生實際操作敘事功能的對應練習,進一步掌握文本的結構性與重複性敘事模式。活動中透過小組合作與簡報呈現,學生不僅能與同儕交流觀點、深化理解,也在過程中培養出清晰有邏輯的表達能力與批判性思考能力。整體而言,學生在活動中展現出積極參與與高度投入,能將理論應用於實際文本分析,提升了對影視敘事節奏、衝突設計與角色安排的敏感度。本活動有效結合理論與實務操作,為學生日後進行影視分析、文本詮釋與創意寫作等相關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亦拓展其敘事理解力與跨領域應用視野。 活動照片 (至少4張照片,另請提供照片原檔,以利上傳深耕計畫網站。)  【更多

業師開場

廣告創意思考工作坊

在本次的分享講座中,業師首先向同學們闡述了廣告的核心理念:「廣告改變的是看法及感受」。隨後,大三學姊們介紹了本學期專案所創立的文創品牌「滬尾時茶」,作為此次講座的實踐案例,讓與會人員能夠基於此品牌進行傳播目標設定、創意發想和執行手法規劃。  【更多

業師說明短影⾳的趨勢與特性

⿈⾦三秒抓住觀眾:短影⾳企劃實戰全攻略

⾸先,這次業師主講的是影⾳⾏銷講座,從深入探討短影⾳盛⾏和講述競爭激烈的時代,如何透過有效的影⽚策略吸引觀眾、推動產品銷售。業師指出,現今影⽚呈現已成為主流,關鍵在於如何在「⿈⾦3秒」內抓住觀眾眼球,進⽽延續溝通。課程中強調企劃五問法元素:吸引注意、快速呈現產品特⾊、創造使⽤情境、呈現真實反應、並在結尾加入明確的Call ToAction(CTA)。  【更多

業師分享實務經驗

MG動態轉場實務

首先,邊康喬老師與Tyson老師向同學們分享了他們在動畫產業中的豐富經歷,詳細介紹了過去參與的各類專案以及在不同動畫公司工作的實務經驗。兩位老師以親身參與製作的作品為例,展示了動畫設計的專業流程和創作思維,讓同學們對動畫產業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更多

蔡文龍老師與外籍生溝通如何使用系統。

AI系列-Microsoft Azure AI Fundamentals(AI-900)證照考試課程 AI Series - Microsoft Azure AI Fundamentals (AI-900) Certification Exam Preparation Course

AI 是近年最熱門的科技主題,特別是在 OpenAI 推出 AI 聊天機器人服務 ChatGPT 後,AI 應用再次掀起全球熱潮。本次為期兩天的 AI-900 證照研習課程,以中文授課、英文考照的方式進行,內容涵蓋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學習等技術,並介紹 Microsoft Azure 提供的人工智慧平台服務。課程目標是引導學員開發人臉辨識、自訂影像分類等應用,以及自然語言處理中常見的情感分析、關鍵詞擷取與問答系統。更結合 ChatGPT API,實作專屬領域的 AI 聊天機器人,讓學生能實際運用所學技術,為未來設計個人化 AI 解決方案打下基礎。  【更多

小朋友們發想生活中的減碳方式

忠山實小淨零園遊會

在園遊會的活動之前,淡水好生活計畫邀請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及羅東自然教育基金會 入校,至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張月霞老師及游子頤老師共授的「前瞻教育設計專題:活動企劃型(二)」課程演講,當天亦邀請忠山實小的老師們一同入班參與。本次演講除了讓老師及學生了解淨零理念、園遊會舉辦的過程碳排及成本計算,還有如何將淨零融入活動及課程,日常實踐!  【更多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一年級同學在菁桐天燈館前合照

校園與社區服務學習-地方創生探索:菁桐捨石山淨山服務

教育與未來設計學系一年級的45名學生,與教官和助教共48名師生,一同前往菁桐進行捨石山的淨山服務。在淨山過程中,當地講師胡玉花和林杉柏老師向學生們講解了菁桐的歷史故事及自然環境。學生們不僅透過淨山活動協助維護當地的環境景觀,還在過程中觀察了在地的人、事、物,真切體驗到城鎮消失的現況。他們也反思菁桐如何透過地方創生來復甦在地的可能性。活動引導學生運用設計思考的過程,從理解在地開始,挖掘在地的痛點與需求,並發現問題與機會。... 【更多

講師強調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之間的關係

【微學分】歐盟永續發展實戰平台-歐盟永續發展實戰平台-8. 歐盟淨零技術發展新趨勢

講師針對歐盟永續發展政策進行深入說明,特別著重於碳足跡與氣候變遷之間的關聯。他指出,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是導致極端氣候、生態失衡等問題的主要原因,若不加以控制,環境將持續惡化。「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用來衡量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涵蓋產品從生產、運輸、配銷、銷售到最終廢棄或回收的整個過程,即所謂「從搖籃到墳墓」(from cradle to grave)。為減少環境衝擊,歐盟積極推動循環經濟,並倡導3R原則:減量(Reduce)、重複使用(Reuse)與回收再製(Recycle)。此外,講師也介紹「歐洲氣候法」,作為「歐洲綠色政綱」的一部分,該法案目標是在2050年前達成氣候中和。為實現此願景,自2029年起,所有企業都必須揭露其碳足跡,顯示歐盟在推動永續發展與企業責任上的決心。  【更多

講者自我介紹

資圖系專題演講 價值百萬的個人成長思維

梁勝傑經理是本系109學年度大學部畢業的系友,也是近年來的畢業生中,有近兩年新創創業經驗的優秀系友。他曾任職過小至4人一張桌子的新創公司,亦曾任職於超過 4,000人的跨國娛樂集團。目前則是擔任擁有涵蓋軟體技術、使用者體驗、商業策略等多元工作經驗的金融科技公司產品經理。  【更多